唯有努力  不负光阴
全国服务热线
您好!欢迎来到我们的网站
你的当前位置:
公示详情
贵州省能源局全面深化改革工作信息第六期(总第201期)
来源:贵州省能源局 | 作者:欣鼎盛 | 发布时间: 2024-07-01 | 769 次浏览 | 分享到:

贵州省能源局法规和体制改革处                        2024627

多措并举助推我省煤炭产业富矿精开

    贵州煤炭资源丰富,煤种齐全,比较优势突出。自202212月起实施煤炭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坚持富矿精开,持续深入推动我省煤炭产业高质量发展。截至20245月底,全省共有煤矿756处、设计总产能超过3.8亿吨/年。2024年计划调度原煤产量1.65亿吨以上。截至2024531日,推动煤矿开工备案9处、产能585万吨/年;建成投产16处、产能915万吨/年;全省调度原煤产量6723.8万吨、同比增长9.2%

一是强化规划引领。省能源局印发了《关于做好煤炭矿区总体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绘制申报审批流程图,召开了全省政策解读会,加快推进国家级矿区总体规划技术方案和省级煤炭矿区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夯实煤炭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基础。2024年以来,共批复了水城区小河边向斜矿区、盘江矿区盘南背斜马依西片区等2两个煤炭矿区总体规划;黔西南州瓦厂坪(瓦兴)矿区、赫章北部煤炭矿区、金沙县大田煤炭矿区、金沙县沙土煤炭矿区、金沙县高坪煤炭矿区、纳雍县北部煤炭矿区、贵州省播州鸭溪煤炭矿区等7个煤炭矿区总体规划环评已批复,目前正在开展评估;钟山区神仙坡煤炭矿区、威宁县炉山矿区、盘州市乐民矿区、赫章县德哲矿区、安顺市普定矿区等5个煤炭矿区已通过了草案论证,目前正在开展规划环评。

二是推动科技赋能。印发《加快贵州省煤矿智能化建设实施方案(2024-2026)》,明确提出因地制宜、分类推进企业主体、政府引导两个基本原则,有序推进煤矿机械化、智能化开采。截至目前,全省智能化采掘工作面累计建成并通过验收85个,建成并通过验收智能煤矿2个,均达到国家类中级智能化示范煤矿标准;预计2024年建成智能煤矿24个,6月拟建成智能煤矿2个。预计到2025年,我省煤矿基本实现综合机械化开采,综合机械化掘进工作面占比65%以上,累计建成智能煤矿50处以上。

三是加快分类处置。根据《贵州省推动煤炭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实施方案》工作要求,加快推动我省煤矿六个一批分类处置,把新建、技改、提升、整合、盘活、淘汰等六个一批分类处置作为煤炭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关键路径,强化生产调度,切实解决我省煤炭产业基础薄弱等问题,推动煤炭产业规模化、智能化发展,推动国有企业加大煤炭资源开发力度,加快培育煤炭优质产能、安全有效释放煤炭产能,稳步提升煤矿安全保障和生产供应能力,是贵州省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提供坚强有力的基础能源保障,稳固煤炭压舱石稳定器

四是加快储配基地建设。根据《国务院关于支持贵州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的意见》精神要求,明确贵州建立新型综合能源基地,在毕节、六盘水、黔西南布局建设大型煤炭储配基地,打造西南地区煤炭保供中心,为我省煤炭行业提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机遇。截至20245月底,全省已建成众一金彩黔煤炭储备项目(一期)、贵州邦达能源开发有限公司花家庄储煤项目、兴仁兴桂煤炭有限责任公司郑屯煤焦储运基地、贵州鑫晟煤化工有限公司滥坝货场等4个政府可调度煤炭储配项目,静态仓储能力60万吨;竣工待验收泮水镇煤炭储备及交易市场建设项目和兴义市智能一体化现代综合物流园项目2个,静态储备能力150万吨;在建六盘水市盘州市煤炭储配中心项目、六盘水市水城区煤炭储配中心、织金县煤炭储备设施(二期)项目、兴仁市煤炭储备中心建设项目等4个,预计建成可形成静态储备能力380万吨。另有1个拟建钟山区大湾镇二塘站煤炭储配基地项目正在开展前期工作,规划静态储备能力60万吨。


联系我们

公司地址:贵州省贵阳市观山湖区北大

                 资源梦想城9号地块11层 

公司网址:www.gz-xds.com

联系电话:0851-88918599

     191  9986  8169

电子邮件:gzxindingsheng@126.com

邮      编:550081